聯動大灣區 陽江市招商推介會在深舉行
發布日期:2022-08-22 21:32:29

22日下午,由陽江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工商聯協辦、陽江市商務局和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承辦的“聯動大灣區,攜手向未來”——2022陽江市(深圳)產業招商推介會在深圳召開,陽江市委副書記、市長余金富率陽江市黨政代表團出席活動并在會議上做投資環境介紹。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越華、深圳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李勇、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為會議致辭。深圳市工商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馮德崇,正威集團、海王集團、創維光伏、振燁集團、順豐控股、理士集團、心里程、金雅福等知名企業、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副會長、科技企業代表150余人參加會議。本次會議由陽江市副市長劉德偉主持。

一、向海發展,工業立市
——余金富市長做陽江投資環境介紹


陽江市委副書記、市長余金富從陽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戰略定位、產業布局、地理條件與歷史人文等全面勾勒了今日陽江的美麗倩影,描繪了未來陽江的壯闊藍圖,踏出了奮進陽江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昭示了活力陽江蘊藏的產業創新澎湃動能。
陽江與大灣區相連,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重要城市,也是北部灣城市群對接大灣區的第一座城市,處于多重國家戰略疊加交匯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陽江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委賦予陽江的“兩個定位”發展要求,堅持“向海發展、工業立市”,全力推動主導產業集群成鏈發展。陽江將發揮好海上風電、合金材料兩大省實驗室作用,實施工業振興行動打造合金材料、裝備制造、綠色能源三大千億支柱產業集群。
未來5年,合金材料產業集群將發展成為品種齊全、配套發達的國家級合金材料,華南地區主要合金材料產業,年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裝備制造產業以海上風電裝備為龍頭,以高端數控、海工裝備為支撐,發展成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重要基地。綠色能源產業“風光水氣核”多能齊發,打造全國新能源產業基地。
未來陽江將主動融入“雙區”與兩個合作區建設,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探索“灣區總部+陽江基地”“灣區研發+陽江制造”“灣區孵化+陽江產業化”等合作共建模式,讓陽江成為產業轉移承接地、產業鏈延伸區和產業集群配套基地。
二、聯動創新,協調共榮
——廣東省、深圳市領導對陽江的發展充滿信心


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越華在致辭介紹了廣東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明了陽江在廣東經濟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位置及蘊藏的戰略機遇。2021年,廣東GDP約為1.92萬億美元廣東,是全國唯一的12萬億級大省,這一經濟體量超越世界上90%以上的國家,與加拿大、俄羅斯、韓國等相當,遠超西班牙、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廣東經濟自1989年坐上全國第一寶座后,至今沒有被超越。廣東經濟的奇跡是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與粵東西北協調聯動的輝煌成果,越華表示, “粵協調粵美好”,在廣東新一輪改革戰略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省委、省政府提出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的區域發展格局,陽江將成為廣東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城市。隨著江湛鐵路、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的建成,陽江與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大灣區核心城市的距離進一步拉近,陽江的海洋優勢、區位優勢、生態優勢、腹地優勢更加突顯。陽江沿海產業經過不斷地打造發展,目前具備海上風電產業集聚優勢,新鋼鐵、濱海旅游、海洋漁業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另外,隨著大灣區的產業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沿著沿海經濟帶向陽江匯聚,陽江將在承接珠三角乃至大灣區優質生產力轉移、發展高端沿海臨港工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高品質宜居城市、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等方面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大灣區建設將與廣東省沿海經濟帶建設形成疊加效應,為陽江高質量發展賦能。

深圳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李勇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詞,對陽江“承東啟西,左右逢緣”的地理優勢帶來的產業空間進行了解讀。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國內疫情多發局面,深圳承壓而上,靠前發力,以有為的政府之手喚起有效的市場生機。2022年上半年深圳GDP為1.5萬億元,同比增長3.0% ,可以說頂住了防疫、紓困、穩工業、促培育、提消費的多重壓力,拉起了一條對抗經濟低迷,觸底反彈、穩中有進的向上曲線。深圳不僅有“應急”行動,更有謀劃長遠的“深切”行動,那就是在培育民營企業上長遠發力,到2025年,深圳市場主體總量預計將突破460萬家,民營企業超過320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5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600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到80家以上,境內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世界500強企業增至10-1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萬家,獨角獸企業新增20家左右。
李勇表示,工商聯、總商會在服務民營企業、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推動民營科技企業和產業區域間經貿、文化、人才,資金、技術交流領域進行了創新探索。
無論是短期還是長遠,無論是灣區還是其他城市,深圳經濟和深圳創新提供的不僅是模式和路徑,還有理念、精神、信心和底氣。對陽江的創新發展,李勇認為,陽江是粵港澳大灣區與北部灣城市群的戰略支點,隨著“珠中江+陽江”新型都市圈的推進,陽江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他說聯動灣區是戰略方向,還需要更加具體的舉措,細化的策略與落地的執行,聯動的不僅是資源、市場、資本、人才,陽江可以聯動深圳的智力、理念等,聚焦培育市場主體,學習深圳深圳針對“個轉企”“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六類不同市場主體的培育路徑,尋找他們的特性需求,量身定制發掘尋找、孵化培育、扶持壯大的全鏈條機制,讓民營企業“生得快”“育得多”“長得大”,如此,陽江與深圳、與灣區的聯動將從理念上取得共識,從步伐上趨向一致,從價值上實現共贏。
三、面朝大海,風起云涌
——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發言


王理宗會長說,城市的發展和個人成功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恰逢其時,恰如其分和恰到好處,陽江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找到了準確的定位,踏上了新時代的征程。陽江交通便利,海陸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生態環境十分優美,鄉村振興成果顯著。
理宗會長說,在新時代雙碳目標的指引下,清潔能源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的陽江,或將在改善廣東能源結構的同時,也為自己鋪就一條經濟轉型、產業轉型的新路。今日的陽江坐擁豐富的政策迭加資源,無與倫比的山海湖風優勢,可以期待一個“面朝大??达L起云涌,山呼海應繪富美藍圖”的輝煌未來。
作為高科技產業研究專家,王理宗會長著重介紹了深圳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成就與經驗。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構建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46%,創新體系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構,創新能力居國家創新型城市首位。理宗會長認為,深圳科技產業發展創造的成就與奇跡,來自于深圳堅定不移發展科技產業的戰略決心,來自于對科技產業發展要素的深入研究及系統化頂層設計,來自于激發市場主體,培育創新動能的市場化機制,來自于求賢若渴廣納賢才的人才理念,來自于高效務實的服務型政府構建,同時也來自于敢闖敢試、不怕失敗的企業家精神培育。深圳正在前瞻布局“20+8”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著力突破新技術,推進產業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深圳作為創新引擎和科技產業主戰場,將源源不斷為灣區其他城市和粵東西北提供轉型動能。
對陽江聯動大灣區,發展海上風電、合金材料等新興產業,升級五金、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理宗會長提出了幾點建議: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將決定產業發展的前景,陽江仍需持續優化相關配套,吸引高科技企業的入駐;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優秀人才加入。王理宗會長希望陽江進一步發揮資源與地緣的優勢,更好地為新興產業落戶陽江提供便利,更好地發揮廣東沿海經濟帶新興產業承載地作用。以現有特色優勢產業為戰略基點,加強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優化升級,加快布局一批有基礎、有配套、有前景的高端前瞻性產業,推動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支撐的良好格局。理宗會長表示,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將關注陽江的產業布局與海上風電、合金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和產業鏈建設,為陽江融合灣區、招商引資及產業發展等領域提供政策建議報告;同時,通過與陽江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搭平臺、擴空間,分享理念與經驗,助力商會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專精特新與國高企業了解陽江,推動科技要素在深圳與陽江之間的流動融合,同時為陽江傳統優勢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理念、資源、資金、人才等要素。
理宗會長相信,在融入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新時代,陽江將以“強基礎優勢產業提質增效,促協調全域空間整合提升,增幸福服務供給更有溫度”的戰略指引,呈現一個產業高端、生態宜居、善治智治、共富共享的現代化富美新陽江。
四、11家企業、12個項目現場簽約


萬洋眾創城投資集團、浙江網驛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深圳漢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華潤電力綜合能源(廣州)有限公司、保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匯寧時代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京能(陽西)綜合能源有限公司、山東大金重工有限公司、佛山市聯鴻源不銹鋼有限公司、廣東世紀青山鎳業有限公司落地陽江。
本次產業招商推介會共達成投資合作意向和協議37個,投資總額651. 8億元。在會議上進行了12個項目簽約,投資總額為339億元。
現場圖片集錦

